专业 互助 分享 进步

证据说话 | 早期密集行为干预是小龄孩子的唯一出路

       
本站文字/音频/视频如无特别声明,均为【星觉醒】版权所有,未经允许,抄袭必究。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多妈翻译、整理

有人说47%的成功率能复制吗?
有人说,一定要40小时吗,20小时不行吗?
有人说,我觉得游戏疗法挺好,我才不管他数据不数据,对我孩子有用就好。
有人说,一定要在家一对一吗?我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再找个陪读,算不算一对一?
这些问题,专家们也早就想到了。

? ? ?自1987Lovaas的报告发表,便引起广泛的关注,期间有不少独立研究者的报告,他们复制Lovaas 模式的部分参数,采用较低密集度或者较短训练时间以及改变训练环境等,来验证这些因素的必要性和定量。

发表年份

作者

一对一密集程度

训练持续时长

1987

Anderson等

20小时/周

1-2年

?

预后果效

14名孩子中,4名IQ大于80,并进入有一定的辅助普通班。

1993

Birnbrauer & Leach

19小时/周

1.5-2年

?

预后果效

9名孩子中,4名IQ达到80以上,并进入普通版(教室环境未知)但伴有游戏技能不足和自我刺激行为,作者申明是因为训练中没有设计针对性的教学

2000

Smith 等

25小时/周

33个月

?

预后果效

15名孩子中,4名IQ达到85以上,在普通班,但其中一个有问题行为。

2002

Eikeseth 等

28小时/周

1年

?

预后果效

13名孩子中,7名IQ从50提升到85以上,进入有一定辅助的普通班。

班级集体课形式的环境下的学龄前儿童干预果效又如何呢?

发表年份

作者

集体中干预时间

训练持续时长

1985

Fenske等

未报道

4年

?

预后果效

9名孩子中,4名进入正常班,但是干预前和干预后的IQ以及班级是否有陪读或者其他辅助等信息均无报道。

1991

Harris等

5.5小时/每天

1年

?

预后果效

9名孩子中,6名IQ达到85以上,但仍安置在学习障碍儿童设置的特殊班里。

2001

Meyer等

30小时/周

至少2年

?

预后果效

26名孩子中,7名孩子在平均3.5年的干预后进入到正常班,但其中5名仍需一定的辅助。干预前后IQ未报道。

2001

Romanczyk等

30小时/周

平均3.3年

?

预后果效

15%的孩子进入正常班,有无辅助未报道,预后IQ未报道

 

?

? ? ? ?并非这些干预没有效,而是这些干预没有达到孩子潜力的最大化。父母要理性的思考是,不管是1987Lovaas报告中的每周10小时ABA的控制组,还是地板时光,或是国内的疯玩之流,都会有他一时的果效,要不然父母也不会傻乎乎的一直陷在里面。

? ? ? ?可是父母要搞清楚,干预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是追赶正常儿童的成长吗?是给他一生致用独立生活和学习的技能吗?还是仅仅是满足于眼前的昙花一现呢?昙花一现的代价,是孩子换不回的早疗时间。

美国心理健康研究所 NIMH也设立基金来支持UCLA授权下,独立的第三方来进行Lovaas模式的复制性研究。GO.Sallows 和 TD Graupner 的研究便是其中之一。在分析了同行的各种研究之后, 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复制性研究,该研究报告在2005年发表。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

1)能否在社区资源下复制Lovaas 1987年报告中的参数,(除了不采用厌恶刺激),能够达到和Lovaas一样的成功率。

2)在预后IQ达到平均程度后,孩子是否还会残留一些明显的自闭症症状。

3)低成本父母主导的干预模式是否可行。

从1996年到1999年,他们陆续招募了23名自闭儿童(年龄24-42个月,各能力参数与Lovaas 1987报告中的相当,干预前平均IQ 51,23人中10人无口语)接受Lovaas模式的一对一在家密集训练,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诊所指导组”,另一组为“父母指导组”,两个组的父母都要参加每周团队例会,并在日常生活中带领自己的孩子操练泛化习得的新技能。

不同的是,“诊所指导组”的父母接受每周6小时的高级治疗师入户指导,并且诊所督导或者Graupner会每周1次来监督跟进干预的实施情况,诊所指导组的孩子在前两年都接受了诊所安排的平均38小时/周的一对一训练时间。而“父母指导组”的父母自行安排治疗师一对一教学的时间(平均31小时/周),仅接受每个月6小时的高级治疗师入户指导,诊所督导或Graupner每2个月1次的跟进干预的实施情况。所有的治疗师,高级治疗师,督导都经过UCLA一级或二级治疗师的考核,并完成一定时间的临床和实习。父母在生活场景中泛化所学技能的时间因很难量化,并没有计算在一对一的训练时间里。

?

结论:

在经过2-4年的干预之后(部分孩子提前“毕业”)“诊所指导组”和“父母指导组”之间,不论预前还是预后数据并无明显差异。合并两组数据后,23名孩子平均IQ从51提高到76,其中11名孩子在平均年龄7岁时,独立进入普通学校一年级或二年级,语言流畅,学业达到平均水平,并能和同龄人一起玩耍。这11名孩子的平均IQ达到了104,比例是48%。结果与Lovaas 1987及1993的长期报告结论一致。其余的12名孩子,虽然没有“追赶”上,但亦有非常大幅度的进步,其中4名也在普通班就读,配有陪读;6名孩子在混合班中(部分随班就读,部分资源教室),2名孩子在特教班。

在48%独立进入普通班的11名孩子中,从刻板行为,沟通障碍和社交缺陷三个维度来看,8名孩子处在正常范围内,完全不符合自闭症的诊断标准。其余3人中,1人在语言上仍有轻度迟缓,1人仍有刻板的游戏技能,1人在三方面都有轻度的迟缓。

“父母指导组”尽管接受了很少的督导,并且一对一的时间也比诊所组的平均少7小时,但是孩子们的预后果效和诊所组的相当。这倒是让人感到意外,可能是因为父母组的父母们,自己充当高级治疗师的角色,整天无休,并积极的泛化目标,以及在老师和邻居中物色合适的同龄孩子作为玩伴。虽然许多父母在一开始的时候会犯一些错误,比如逼孩子太急,或把时间花在没有效率的其他干预上,导致了一些挫折,但是他们很快的寻求督导的帮助,并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数月后就变的技巧熟练了。

 

47%的成功率能复制吗?
能!
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1)基于家庭环境
2)密集性,每周40小时的一对一
3)父母的委身参与,做三军统帅
4)早疗早疗,越早越好
这些要素并非空穴来风,是科学家在长期临床不断的试错中总结出来的。
问题就在于,父母们,您要走哪条路呢?

参考


Glen O.Sallows and Tamlynn D.Graupner (2005):Intensive Behavioral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Four-Year Outcome and Predictors


分享到您的社交平台: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微信登录
Q Q 登 录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