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 互助 分享 进步

零基础新家长实操入门①——如何利用动机切入教学目标

实操分享, 家长干预实录 2018-07-28 7196 0
       
本站文字/音频/视频如无特别声明,均为【星觉醒】版权所有,未经允许,抄袭必究。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本文大纲

  1. 如何利用动机切入教学目标

  2. 干预初期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3. 实操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4. 孩子没有动机怎么办

  5. 案例分享

? ? ? (by ?多妈)上次分享了为什么反对机构干预模式,很多家长反馈说:那你说送机构不合适,我们想在家干预,可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如何下手。买了一大堆书要看,又觉得孩子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浪费不起,看书都看的焦虑,看完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操作,怎么办呢?

? ? ? 是的,这样的阶段、这样的情绪,我们都有过。可是实际上,所谓生活化的干预并不需要高大上的理论和术语,便能轻松在家执行。对小龄新家长来说,在家立刻能上手做的就是利用孩子自身的动机来切入教学目标。

 

利用动机切入教学目标

举个栗子

? ? ? ?我孩子小时候喜欢看巧虎,当时除了爸爸妈妈没其他语言,就是看拉你的手,然后往电视机前面的小凳子上一坐,意思就是要看巧虎了,我就要求他说“巧虎”,不说?就不给看呗。他发不出“巧”的音,轻轻的吐出“阿虎”,我就立马肯定他并打开巧虎给他看。那么操作一段时间之后呢,他就会主动说“阿虎”来要求看巧虎了。

? ? ? ?这个栗子其实发生在我孩子确诊之前,不要说ABA/DTT是什么,对自闭症的印象大概也就是海洋天堂里“大福”的形象。但是这就是一个典型的PRT利用动机塑造沟通行为的栗子:

  • 首先他主动表达了看巧虎的要求

  • 我要求他仿说“巧虎”,

  • 虽然他没有清晰的说出巧虎,但是我仍然“强化他的努力”孩子有愿意做的心的时候,父母就要悦纳他的行为,可能一开始他的行为的准确度是不够的,但没有关系。

  • 给予社会性赞美和看巧虎作为自然直接的强化物。

? ? ? ?是不是很简单?,很多父母天然就会这样的操作,不需要先学习一堆理论。

对于新家长,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切入的目标可以是:

1)眼目注意力(眼神 eye gaze )

2)仿说到独立标示(孩子想要的东西)

3)共同注意力(Joint Attention看物看人的交替)

除了这些直接的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们还顺带造就:

1、孩子的听从能力,让孩子听从父母

2、树立父母的权柄

3、符合社交规范的要求行为,学习与人和睦

4、等待的能力

实操时要需要注意的细节

1、一次一个目标

? ? ? ? 目标明确不贪多,见好就收。

? ? ? 你现在的目标是眼神还是指物还是口语表达,眼神要求几秒,口语表达是单词还是完整句,心里要十分清楚。

? ? ? ?如果你当前的目标是眼神,那么孩子给了眼神的时候,你就不要再贪多让他仿说。这是实操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要让孩子有更好的更多的主动行为,就要让他体验到主动沟通的威力,而不是无谓的压力,这样反而会削弱孩子的动机。家长千万不要贪,贪是万恶之根,若是你在这点上把持不住,以后孩子的情况会刺透你的心的。

2、非语言也是沟通

? ? ? ?沟通行为包括口语和非口语的沟通,例如眼神交流、手势、肢体语言以及口语表达。按照儿童发展里程,非语言的沟通是先于口语的沟通发展起来的。而父母往往注重口语,而忽略其他的沟通尝试,如果孩子无口语或者低口语,不妨先教导他使用非语言的沟通,例如简单的手势、指物等。

? ? ? 先让孩子有成功的沟通体验,有足够的自信,那么后面加入口语的要求的时候就容易了。

3、蹲下、弯腰和孩子保持在一个水平线

? ? ? ?对于小龄的孩子来说,要仰望你的脸并不容易,所以请你降低自己,蹲下、弯腰,甚至是和孩子一起趴在地上,让自己回转到小孩子的样式和小朋友视线接触。

虽然写这个文章是为了新家长,但是据观察,我发现至少1/3的老家长也没有能够做到,还有1/3老家长虽然做了但是不够密集和坚持。如果一个孩子看到什么东西,第一反应是直接拿的,基本可以判断这个孩子没有基本的物权意识,在家也是习惯了想要什么直接拿,不懂得寻求同意。而且这样的孩子往往主动性也是很弱的。

当孩子可以要求不在眼前的物品的时候,可以延伸到黄金四原则。黄金四原则是什么呢?在基本要求行为的的基础上加上了”过来“和”谢谢“前后两个步骤。就是“过来、眼神、标示,谢谢”四步骤。也就是说,当孩子有要求行为的时候,你叫他“过来”,然后等待他的眼目注意力,要求他说出例如”牛奶“,然后你伸出手给他但还不松手,等待他看着你说“谢谢“你才松手。这就是一个完整的黄金四原则。这个时候你在孩子眼中就是有权柄的人物,掌管生杀大权,又不失怜悯慈爱。

不过,在这两年的实操中我们发现,虽然只有四步,但是家长还是很容易失去焦点,一次目标太多,又要求眼神又要求仿音,最后还要求谢谢,有的孩子就直接一口气的说:”我要吃薯片谢谢!“,然后动手拿薯片吃。还有不少的家长会纠结于:“我孩子提要求的时候就已经在我跟前了,”过来“这个指令没法用啊?”这样的问题。

因此,对于新家长,务必牢记一次一个目标的原则,先实实在在的把核心部分——“眼神、标示“做好。就和造房子一样,要把地基打稳,然后按着次序一步一步的建造房屋在此基础上,再视具体情境加上“过来”以及用礼貌用语“谢谢“。

孩子没有动机怎么办

很多家长说,那孩子没有那么多要求怎么办?

是的,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改变环境,制造机会,让孩子有更多的主动沟通动机,以便我们可以用来操练他合宜的要求行为,以达到密集训练的需要。这就是“诱发沟通”。

这就支你几招,生活中立刻可以用起来。

1、收纳整理——强化物看得到摸不到

控制环境,把孩子喜欢的东西,包括吃的玩的,放在孩子看得见摸不到的地方,例如放在柜子高处,或是放入打不开的透明盒子里面等。

2、吸引注意

在孩子面前吃他喜欢的东西(或玩具),但不主动问他要不要。如果孩子没反应,可以加上夸张的表演:“哇,XXX好好吃吃哦。”,来吸引他的注意。

注意,是吸引注意,不是主动邀请。

3、打破常规

选择一个孩子熟悉的日常常规,不做你通常会做的步骤,而是等待,等待可以促使孩子因为该发生而没有发生的事情,来看着你并进行要求

举个栗子:出门玩的流程

a)孩子知道穿上鞋子,爸爸妈妈打开门,他就可以出去玩了。

b)但是,当孩子穿好鞋子,你却不打开门,而是等待

c)等待的时候看着你的孩子

d)当孩子看着你的时候,再等等,等他的进一步沟通信号(任何发音或手势)

e)给N+1的示范,告诉他可以怎么做来要求爸爸妈妈开门,等待孩子仿说。什么是N+1,比孩子能说的内容多一个词。例如孩子会说“门",你可以示范说“开门”;孩子会说”开门“,你可以示范说:”请开门“。

4、做一个“捣蛋鬼”

做一个“捣蛋鬼”,调皮的拿走孩子正在玩的小车、积木,等待他来跟你要。或是在孩子的必经路线上做一个“挡路者”,等待孩子要求你让开。

请父母尽量的假装一脸无辜.....不要让孩子觉得你在刁难他......

5、做一个“丢三落四”的父母

a)吃饭的时候,只给孩子一个空碗。或是给了碗没给筷子或勺子

b)孩子要喝酸奶,你给他酸奶却不给他吸管

c)和孩子玩乐高或拼图时,故意的只给一部分零件儿,等他发现缺少了什么,主动跟你要求

d)让孩子画画,只给纸不给笔

(孩子懂得要求不在眼前的物品)

6、暂停-等待

在孩子喜爱的活动中,运用“暂停-等待”的策略。举例:

a)和孩子挠痒痒时,暂停,等待孩子说“还要挠”

b)吹泡泡时,拿着瓶子不吹,等待孩子说“泡泡”

c)举高高、荡秋千时暂停,等待孩子说“举”或“推”

7、读绘本

? ? ? ?和孩子一起读重复句型的绘本,比如《棕色的熊》,《好饿的毛毛虫》。在孩子熟悉了故事之后,你念出一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单词之前等待。例如你说“星期二、毛毛虫了吃了两个梨,可是他还是......” ,等待孩子给你眼神或其他沟通信号。

一致+密集

我确信如果家长能够好好的操作上面的技巧,你一定能看到孩子的改变。(我会要求新家长每天至少做60个引导主动沟通的回合)

而与此同时,你可以继续学习各种干预理论。既磨刀又砍柴,两不误。

也提醒家长们,不要把一天中的所有和孩子的互动都做成你要做什么我才满足你的交换行为。我们需要有目的的训练,我们也需要正常的亲子互动,让孩子知道你虽然训练他,仍然是爱他的,切记切记~

Q&A 和案例分享

下面分享个案咨询时碰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供参考。

Case 1

? ? ? ?家长提问:那这样什么都要人帮忙,不是违反自闭儿独立能力培养的目标吗。

答:目标行为是动态的,当孩子已经懂得寻求大人同意之后,你再教导他哪些行为可以独立完成,例如喝水可以自己拿杯子去饮水机接水喝,使用私人的物品不需要再经过父母的同意。要求行为必须先于独立能力培养和训练为什么?因为正常孩子的成长历程就是这样的。我见过一些比较大的孩子,自理能力很好,好到一个程度,吃喝拉撒玩都很独立,以致根本不需要跟大人要求什么,那个时候,你再想要用诱发沟通来增加孩子主动的沟通,难度就大得多。

Case 2

孩子无欲无求,动机少,我们一有要求,他就索性不要了

答:孩子动机不是很强,一般来说有几个原因:

第一,家长主动满足过多。

第二,替代选择很多,例如家中玩具很多,不玩这个可以玩那个。

第三,另外家长尝试的不够多,上文的七条,不可能一条都不管用,还是要多尝试。

第四、兴趣狭窄,需要进行强化物开发。

Case 3

孩子喜欢吃零食,但是看到零食立刻就抢,不给就抱着大人粘在你身上哭闹,什么都操作不了

答:先教会孩子“坐下”的指令,坐好才给吃。避免一直在控制身体上纠缠。吃饭吃零食本身就是应该坐下的,避免食物残渣掉的满屋子都是,一生致用。

参考

诱发沟通——Wetherby, 1989、Maurice, 1996

PRT——Koegel, 1980s

黄金四原则——瑾心, 2015

 收藏 (0)
分享到您的社交平台:

管理员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微信登录
Q Q 登 录
切换登录

注册